讽刺文学:笑中有切
作家的文字,不仅仅是献给读者的,也是对世界的思考和反思。在鲁迅时代的文艺风潮中,讽刺文学的力量曾经让文学扇动了社会的每一片叶子。谁是其中擅长的呢?无疑,是严肃剧中的滑稽角色——笑中有切。
第一段:讽刺文学的对立面
对诸多严肃的文学作品进行诙谐的转化,这就是讽刺文学的基础。而这造就的恰恰是讽刺作品的特点:轻松风趣、石破天惊、直戳现实。然而,所谓“笑中有切”,意指的正是这一作品的辨识度与特色。
在鲁迅创作的文学作品中,讽刺的艺术得到了卓越的表现。他从社会现实出发,以批判黑暗为己任,将众多的反叛与不满,都化为了他文字中的一道道锋锐利剑。尤以《狂人日记》为代表。在这本出自凝重笔触的书中,居然交织了无数时时刻刻都残留着对社会现象的揶揄与讽刺。鲁迅笔下的讽刺文学,是通过对于残酷现实的反思,让我们能够看到世界更为真实的面貌。
第二段:笑中有切中的“笑”
滑稽的特质构成了讽刺文学的一部分,而笑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能够用笑容来形容书中冷眼旁观、捧腹大笑的场景,不少于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数目。清新的语言,妙趣横生的情感,文字中的讽刺似乎隐藏于愉悦的外壳之下。这一特质构成了讽刺文学的魅力所在。
例如,许多外国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,用一些让读者感到诙谐好笑的描绘,让人马上想起《傲慢与偏见》。这本书作者简·奥斯汀利用幽默感来讲述故事,使人在不断吐槽之余,又能看到社会的真实面貌。
第三段:当讽刺成了生活的一部分
提及讽刺文学,除了要谈及其辨识度之外,最必然的一点是讽刺与亲近。许多金融大鳄、世界名流因为喜欢阅读讽刺小说而吸引了“安利团队”的关注,在他们身上“装饰”自己的资料片。譬如在比尔·盖茨的书单中,就披露了自己是鲁迅死忠粉。
然而,这在另一个方面也能够说明讽刺是最接地气的和正义的:笑声既然源于或暗合于社会现实的“百态”,那么就说明了讽刺式的文字本质是真实、真诚与勇敢。每一个人都有、每一个人都能发掘出来“笑中有切”的讽刺情怀,这就是为何结语要选用“笑中有切”的原因。
在“笑”中,我们看到了自古的文学与生活间共鸣的貌似脆弱却又惊人的联系。面对各种悲剧,讽刺文学给予人的是以轻松的方式进行认同,从而能够在“笑”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那种难以言喻的惊喜感和幸福感。这种力量,即使再微不足道,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和文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